2022五六月读书记录
继续补前几个月的欠债,这里是支零破碎的五六月读书记录。
一个人最后的旅程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中国有可供参考的此类研究吗?不过,在一个养老机构频繁暴雷,老年人养老保险都没有全民覆盖的地方,研究这些又有什么意义。
运动改造大脑
挺啰嗦,反反复复重复同一个事实并且用了太多太多例子,不过这么唠叨在某个程度上正是我需要的——这么多例证都在向我尖叫:快去运动!看到一半时实在是让我犯困,剩下部分用AI播放心不在焉地听完了。
读库1405
回城、半亩山池半壁天让我唏嘘又愤懑。我自聊斋来相当可爱。禁忌之盐又是聊游戏的,一分钱兴趣也没有,完全没看。其余无甚感觉。至此,终于把拖延了八年的14年读库读完了,也再也不会续订了。
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
以后不会读这种评论书籍了。还是从作家的文字中去认识她们最好。这本读的初衷其实只是想了解一些女性作家。结果呢,过去喜欢的,有些更喜欢了。有些听说过但未读过的,在这本书里着实讨人厌,让我顿时丧失了读她的胃口。还有些既没读过也没听过的,表现得如此傲慢,完全不想再进一步了解。 读完两本巴黎评论,我也确认了,我并不关心作品外的东西。作者生平如何,爱好如何,对其他作家的看法如何,文坛地位又如何,这些于我而言并无意义。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有被一些片段打动,但是不能称得上治愈。阅读过程中我无法控制自己去想这本书里究竟有多少是真实的。没错,作者是心理治疗师,可这也意味着她不能直接透露自己病人的隐私,那是否是因为由不同人身上最有戏剧性最有冲突感的部分捏合而来,才让这本书里那些部分变得动人?我没办法在这样的怀疑中去代入。作者有纯熟的写作技巧,阅读时明显能感觉到一些小说的常用做法,几条线索交织,微小之处细节呼应。与其说是自我疗愈的心理书籍,倒不如说其实是在读小说。
从故事来说,它确实有打动我,但从心理学层面来说,它远远不能说服我。同时我也克制不住去想,现实生活中需要求助的人,有多少能付得起心理治疗的钱呢?
Harry Potter and Philosopher’s Stone
这是电影完结后我第一次重读HP。距离我与HP的初遇已过去了二十多年。看英文版更能感觉到罗琳确实写得好。太多太多让我笑出声的细节。虽然也有许多现在总觉得不太合理的情节,但光是设定和罗琳的语言就足够抓人。以及,一旦回味原著,就会有点吃不下DH同人,Draco 真的是又怂又混蛋!
亨利四世
只读了正文前的导读以及每一幕后的注释。据说吴兴华的译本是莎剧中质量颇高的版本,只是我不太适应读剧本,这版里的对话是沿用了原剧的诗体,与我而言读起来特别费力。戏剧可能还是最适合在舞台表现,尤其是原文的韵律感,没有听到演员念出的话魅力会丧失许多吧。就导读和注释来说确实对理解这个剧目有很大帮助,也算达到目的,回头把BBC的the hollow crown再翻出来看看,应该不至于一头雾水了。 以及,我没办法忽视本书简介——作者在文革初期就被折磨致死。这个该死的国家真是给了我太多心理创伤,哪怕想在文学中逃避一会儿都不行。
萨勒姆的女巫
完美。震撼人心。感情冲击过大让我读完立刻去找了些奶头乐的东西缓缓。在这么完美的作品面前一切安利的言语都词穷,只想说快去读吧!
Pain and Prejudice
因为一个读书会的活动让我硬着头皮读完了整本,不是说书不好,是我英语太烂,读得断断续续。做了很多笔记和标注,回顾时觉得没必要拿出来在这里列举,关于女性一直被无视甚至冠以污名的历史,我们已经太过熟悉。但是有些细节依然会震惊到我,很多女性生理知识是那么晚,晚到近二三十年才被学界正视,而且几乎都是女性学者主导之下的研究。而科普的书籍(包括本书)也是女性对于自己身体的重新书写。可能更深地证明了依靠既得利益者主动改变是不现实的,女性要不断发声,要不断在不同领域掌握power,才能推动现实艰难朝前行进。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