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一二月读书记录
点击我的 阅读页面 即可跳转对应条目。
决定快速把 23 年头两月的阅读记录糊弄过去。每个月都在记挂欠债可真是太难受了。
春风化雨:奥斯勒与现代临床医学
医学大神 11。
奥斯勒开创性的研究或许不如其他人多,可他是目前整套书里最有人格魅力,最能称得上完人的一位。读完他的一生,我忍不住落泪。即使已时隔百年,依然会为失去如此伟大的医生而遗憾。
红运
3.5星。写作风格我不算喜欢,但风土人情却又实在有趣。把背景换到民国时期也毫不违和,和国内新文化时期的小说有极多相似之处,做比较文学的讨论一定会很有趣。西化、守旧、殖民、官僚主义,算命、中医,能见证到越南是怎样受到了中国的巨大影响,又如何在法国的西化风潮下进行尴尬的融合。研究价值大于文学价值的一本书。
看译后记也非常有意思,居然今天的越南年轻人还会用这本书的人物来算命。也意识到我对周边国家,尤其是一些我们传统观念里的“小国”了解得实在太少了。
阅读浪漫小说
豆瓣评分有8.7,真的离谱。这本书可以说是极为不合格的社科论文,绝对的博士生为水字数的应付之作。极小的样本,极多的引用,还有大量未经加工总结的访谈对象原话记录。请问仅仅一个小城的几十位中产白人已婚家庭妇女,能得出什么普世结论?而且就这么几十个人,数据完全未经处理,不停在 quote 某某说了什么,但凡经过几天学术训练也不至于如此无节制地引用吧?也完全看不出作者逻辑何在,翻译也极糟糕。我真是不懂这种书是怎么能够出版并且还被引进甚至还被数千人打了高分!看那些言之凿凿的短评简直让我怀疑和他们读的不是同一本书。
那为什么会看?题目取得好,我也是一个曾经大量阅读浪漫小说的女性。二是这本书在各种平台被提及太多次。而事实证明,可能有些书最精华的部分就只有书名而已。
暮色将尽
英国资深编辑,未婚,未育,及至晚年也负担不起房产。但她依然还是有自己丰富的生活。我需要这样的讲述。
一个女人的故事
说是一个女人的故事,可是通篇的我我我远远大过书写对象“我母亲”。平铺直叙到无趣的叙述实在看不出文字魅力。还有我认为过多的使用括号是一种写作者的胆怯:这意味着作者不能在叙述中有效传递信息,因而不得不反复补充。不懂得如此细碎的描写究竟有什么价值。诺奖得主要是就是这个水准我可以彻底祛魅。同样是书写一个女人的一生,秋园可比这本动人的多。
与父亲的奥德赛
这本书算是 2022 年的大热门。年届八旬的父亲去参加儿子给大学新生上的奥德赛研读课。史诗和现实有了奇妙的重叠,父亲和儿子的寻路之旅。我被作者描写的父亲所打动,也被史诗所打动,但掩卷之后却又忍不住怀疑,作者所如此钟情的希腊经典文本研读,是有必要的吗?他对所谓的一些传统文本研究的坚持,也让我质疑凭什么经典就一定要按照他被教授的那样去解释?
此外,我也认为这本书其实可以写得更精简。仿照史诗的回环式结构固然精巧,可设计感却也太过明显,丧失了浑然天成的魅力。以及,作者说自己是 gay,后记里却提及有两个儿子,我实在是忍不住打上大大的问号。
如雪如山
评价很高,作者也写得很好。那些平常被忽视却又如影随形的不舒服不对劲,她在小说里都写出来了。不过有些细节用力过猛,部分情节也有些冗余。同时,这种风格其实并不是我所偏爱的,之后应该不会再读类似作品。
River Town
何伟有种本事是会在漫长冷静甚至觉得平淡的叙述中冷不丁扎你一针,瞬间让人脊背发麻。而且会发现许多章前的闲笔实则是另一章的题眼,在那种恍然大悟的时刻“哇”出声来,可以说是读他文字的一种别样快感。有时我似乎都可以想象他是怎么组织材料、反复调整叙事角度让最终的呈现效果得以如此。看过的一大堆非虚构里,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并不多。
而且从他的讲述中,可以看到许多被篡改和掩盖的过去在普通人身上留下的痕迹,真讽刺啊,我们的历史,得靠一个异乡人来讲述。
活了100万次的猫
因为在读画家的一本随笔而好奇来看。没想到我居然会被如此简单的绘本所打动。那只神气的虎斑猫画风特别,有种豪放的水墨画味道。
天真的人类学家
太差了。但评分实在太高我就顶着“到底有什么地方好笑”的倔强疑问硬是看完了第一部。可以下结论,烂到家了!除了偏见、刻板印象、凝视和猎奇,我真的不知道它有什么值得推荐的。哦,好笑,确实有,作者被他以为是牙医其实是牙医的修理工的人二话不说拔掉了两颗门牙,我笑了,幸灾乐祸哈哈大笑,活该!
整本书充满了 ego 撑破宇宙的白男的自我关注,谁关心你如何过海关买机票骗经费?用一种刻意的戏谑轻佻描述田野调查。把偏见当有趣,用无知当借口。给我的印象是什么呢,就是白男 stand-up comedian 站在台上大讲种族和女性笑话,还自以为幽默风趣得不得了。
动辄称人“老女人” 、“胖女人”,关注点都在下三路,故意迎合市场的猎奇心理,讲的都是什么割礼、睾丸、性交。我全程都在不停地批注 “???”,对作者的态度极其不满。
简单举个例:
唯有这种时候我才觉得多瓦悠人可怜,认为他们的生活形态的确不如西方人。除此之外,他们享受自由以及啤酒、女人带来的感官满足,自觉富足与自尊。
作者如此自然地把多瓦悠女人剔除开外,似乎多瓦悠人就只是多瓦悠男人组成的。
这种书顶着 “人类学” 的名头真是这个学科的耻辱。我要是该学科专业人士会想暗杀作者好吗!
旅行之木
星野道夫对阿拉斯加的喜爱是真挚的。但是他的写作水平并不足以打动我。还时常让人生出这样的想法:换一个人在那样的时代去到那样一个地方,所能获得的,所能产出的,或许并不会比他少。
日之东·月之西
画风纤细优雅的北欧民间故事插画集。故事不算得非常精彩,或者说很多其实是重复又重复,但可见到许多后世流传的故事的雏形,也非常有意思。
在难熬的日子里痛快地活
这个鸡汤译名实在是非常想让人吐槽。是上面提到的绘本《活了100万次的猫》作者的随笔集,记录了她生命的最后几年。整本书实际完全看不到书名里的“难熬”二字,只看到她洒脱又好笑的日常。生活没有那么好,但以怎样的态度生活,终究还是由自己决定的。
邪症迷思:塞麦尔维斯与产褥热
医学大神 04。
谁能想到夺走无数产妇生命的所谓产褥热,实际上是由于尸检后没有洗手就为产妇接生的医生造成的呢?塞麦尔维斯发现了症结所在,遗憾的是他并没能成功推广他的研究成果,中间种种阴差阳错,不得不让人感叹那句老掉牙的话:性格决定命运。
一代宗师:菲尔绍与细胞病理学
医学大神 07。
菲尔绍确实是天才,在三十出头就已经做出了别人一辈子可能都达不到的成就。更让人嫉妒到吐血的是人生后半程居然还说放弃就放弃医学研究,跑去搅合政治和研究考古。简直让我等凡人捶胸顿足。十九世纪也真是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在各种科学初初展露曙光的阶段,有如此多爆炸性的知识等待人类去发现。有时会想当今的研究者会不会觉得现在要出一鸣惊人的成果极难,必须要钻得极深才能往前更进一步。
题外话,这本和上面的 04 都是借自图书馆,在路上看完就顺手还到了地铁站的自助还书柜,因此并不确定是哪本里有这么一句话,“XX 还是一块等待开垦的处女地”, 看到的当下忍不住就翻了个巨大的白眼。对自己说,以后但凡看到此类描述一定要记得对出版社和作者提出抗议。
奶酪与蛆虫
读不下去,如此琐碎耗尽了我的耐心。
评分很高但我进行到 40% 实在是忍受不了。这种事无巨细并且注释过多(极限时一句话里就有三四个尾注)的编排方式实在是大大影响阅读体验。对文本的过度分析放在历史研究里是必要的,可是面向大众出版时却极不友好。提炼不到有效信息,只让我万分烦躁。
星辰的故事
天文学家收集的世界各地关于星空的神话和传说。挺有意思的,不过对于中国的一些神话引用有误,这让我忍不住怀疑是否其他冷门文化里也有谬误。有观星爱好能辨识出常规星座的人读这本应该会更友好,我这种只认得寥寥几颗星星的很多名词都非常陌生,但还是读得很愉快。可以当作神话和观星的入门趣味书籍,之后找更深入的内容来读。
醚碑斑驳 : 莫顿与乙醚麻醉
医学大神 05。
讲医学麻醉剂正式临床使用前后所产生的纠纷,莫顿只是个引子。他不管是和“医学”还是“大神”都完全沾不上边,不学无术,坑蒙拐骗,是个彻头彻尾的烂人,看到最后只想说死得好。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