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三月读书记录
点击我的 阅读页面 即可跳转对应条目 。
无心写字,只想嗑 SD ! 现在满心塞满了高中男生日常(不是),读某些书的心境完全找不回来了……
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
非常喜欢,满分推荐。
作者的研究对象是极为罕见的一种猫头鹰——主要以鱼为食的渔鸮,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猫头鹰,高约 60 ~ 72 cm,翼展将近两米。渔鸮的分布地有中国、日本以及俄罗斯远东。这本书的内容就是作者如何在俄罗斯找寻渔鸮并制定相关保护计划。但内容又远不仅仅如此。除了生动展现了科学研究及动物保护背后一系列的艰险,也是一篇关于远东滨海边疆区的风土人情录。
漫长的冰封冬季,在荒芜的边境森林里寻找、捕获渔鸮,为它们戴上环志,观察记录数据。付出的则是各种时不时就可能丢掉小命的探险——在已开始融化的冰面上开摩托并半途落水,差点被伐木公司封住道路困在冰天雪地全无补给的原始森林,开着皮卡涉水渡过 1.5m 深的湍急河流。而自然对所有生物也都一样残酷:快饿死的马发出的悲鸣,落入冬日冰水里被冲走的动物,让我屏息,让我落泪。
同时,远东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内容。神奇的孤身生活在森林里的隐士,苏联时期被迁移被遗弃的村落,男人们的终日狂饮…… 内容如此繁多,却又完全不显杂乱。有时只是短短一句话,又可窥见一些让人胆战心惊的刀锋。冷战时期在两方分别从事监视工作的两人,在数十年后却又一起在为保护渔鸮工作。为作者提供帮助的情报官员,却又清楚记得作者本人都已遗忘的生活细节,瞬间让我汗毛直竖。只能说俄罗斯这片土地实在是有太多丰富的面向。而作者为了能够继续在俄罗斯,选择了和原专业并不那么相关的工作,也让人感叹。
最末还有一个小细节,十五年后,作者最初的合作者谢尔盖的女儿也开始从事渔鸮保护工作,和作者一起出野外,让我动容。之前我一直想,在如此艰苦又全是男性的野外工作中,有志从事此业的女性该何去何从,没想到最后我居然得到了答案。
开场:女性学者访谈
不满意,尤其不喜欢戴锦华、毛尖,她俩的内容真让人觉得陈腐。而且全是人文社科学者这访谈是不是太过片面了?社科学者们最起码还有内容可聊,做文艺研究的无聊透顶(张莉还不错)。包慧怡那篇也还行(不过作为托粉你也夹带太多安利了吧!)。上野千鹤子那篇不能说糟糕,但是全都是已经谈论过的内容对读者来说就完全没有惊喜。提问者有些问题也太过浅显。离推广语上的深度对谈简直差了一个光年。
整本书最让人无法忍受的就是毛尖的访谈了,比起其他学者真诚谦逊的分享(宏大却虚无的戴锦华除外),她的部分真是时时刻刻让我狂皱眉头。并不要求每一位女性学者都必须了解女权理论或自诩为女权主义者,但是起码有些言语上的偏见我想可以尽力避免,并且毛尖作为影视研究学者,怎能对如此多语言暴力视而不见?
放牧人生:湖区故事
牧人的四季。
就像封底写着的:“许多故事都在讲述一个人如何为了离开而努力工作,而这个故事则是讲述了一些人,他们努力工作,是为了留下来。”
作者出生在英国湖区的一个传统放牧家庭,中途离开家乡去牛津读大学,但最终还是选择返回湖区于家族牧场中继续劳作。阅读时我无数次地想,是会有很多人批判他对现代化、城市化的偏见,可是如果一个社会让辛勤劳作生产真正必需品的人们无法自给自足,凭什么他不能对坐在办公室里挥挥手指打打电话的人持有怨恨呢?
而他在书中写到的牧羊人生活,也会让我无数次联想到李娟的羊道三部曲。虽然工业化的车轮滚滚碾过,但东西方的传统牧业似乎还是存在如此多的相似之处。
法则奠基:科赫与细菌学
医学大神 10。
科赫严谨的治学精神真是让人敬佩,但这样的人却也不得不因为政治而产生了一些学术污点,真是唏嘘。
卡拉马佐夫兄弟
一周左右啃完了这部大部头,非常累,并且赌咒发誓一年之内都不要再读陀翁了!意料之外的并不难读,只是我也被书中人物狂热的情感裹挟,整个人陷入一种高热中,跟随角色的大段陈述反复煎熬。说实在的我很怀疑作者写书时的精神状态,如此不间断地往人心的幽暗处探去,且如此滔滔不绝,真的很像狂躁发作。
情节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卡拉马佐夫家三兄弟可以说是几种不同性格发展到极端时的一个缩影。最喜欢伊万,尤其喜欢他对阿辽沙讲述宗教大法官的那一段。对神明以及信仰的怀疑,我最爱看这样的故事。
探寻魔弹:埃尔利希与现代药物研发
医学大神 12 。
自埃尔利希始,人类终于打开了现代制药的大门——不再是提纯、浓缩自然界的已有成分,而是用化学手段来筛选合成。而阅读过程中,既为埃尔利希的研究所振奋,又为后期战争的阴影而心痛。到他晚年时,德国已开始对犹太人的迫害,而他逝世后妻子也不得不远走美国避难,再未能返回德国。
成吉思汗的女儿们
与其说是成吉思汗的女儿们,毋宁说是黄金家族的女人们。并不仅仅局限于成吉思汗的女儿,还包括了他的妻子、儿媳、孙媳等等在蒙古帝国里掌握权力的女人。打开了一些新知,毕竟蒙古历史一向笼罩着神秘面纱,而大多数女性的身影又曾被刻意删去。不过本书似乎过于神话成吉思汗的形象,把他塑造的像个超前于时代的圣人实在无法取信于人。尤其是作者和蒙古政府的关系,让他的"蒙古帝国三部曲" (《征服者与众神》、《成吉思汗的女儿》、《成吉思汗:近代世界的创造者》)被很多人诟病是在美化成吉思汗功绩以及洗白蒙古帝国的残忍征战历程。
而从历史学者的角度来说,这本书许多写作手法也实在是无法让人苟同,比如简单粗暴地将某时期的王权崛起亦或是某任大汗丧心病狂奸污儿媳归因于蒙古的黄龙之年和兔魔作祟,顿时让这本书一下子灵异神怪起来。史书上可以如此总结,可现代学者也如此偷懒,未必太不负责任。让我对作者的信任又再打了个折扣。
PS,读完才捶胸顿足地发现早在 2011 年就出过简体版!那我何必苦哈哈地读繁体啊!摔!
格微济世:弗莱明与青霉素
医学大神14
弗莱明对青霉素的贡献,真的太小了吧…… 中学时化学书上的故事完全就是以讹传讹!不禁让我再次反思到底从小接受的那些教育里面究竟有多少是真实的。
游隼
断断续续读了许久,这不是一本能让人一口气读下去的书。但一旦跟着作者的视角去观察,就会收获无与伦比的满足。一个游离于世界的人,追逐着世界上最快的鸟。没有情节,只是日复一日的凝视。
我无法描述它,亦或者说,我怯于用自己拙劣的文字转述。如此繁复却又如此简洁,如此诗意却又如此精确,如此华美却又如此自然。
自然无言,却又如此迷人。
鸟瞰古文明
看起来很美,画家所付出的努力也值得赞赏,可惜文字和图片是脱节的,每幅画上都有大量尺寸极小的数字标注,对应去找说明非常吃力。古地中海文明中的许多城市如今已声名不显,简略又干瘪的文字介绍难以阅读,无法让人燃起兴趣。放置 N 年之后终于放弃,省略文字把图片潦草翻阅一遍后把这本书卖给了多抓鱼。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