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战速决吧!我又把这一期拖太久了。
点击我的
阅读页面
即可跳转对应条目。
造舟记
造一艘中国古代的船,航向世界
著名汉学家包乐史力荐!
一个不可思议的造舟故事
一场壮志未酬却终获自由的出走
率真的理想主义者与传统工匠和学者相遇
再现中国古代帆船营造与航海传奇
探索一个个体、一个时代、一种文明能出走多远
内容简介:
从迷恋中式帆船,到复原造出一艘传统木帆船,需要多少努力?这是一个为梦想造舟的故事,一端是热 爱,一端是大海。出走和自由并存,欢乐和痛苦参半。
许路,大海的儿子,童年时诏安老家的大帆船一闪而过,却永久地影响了他的生命。他想找到一艘老式木帆船,驾着它重新出海,环绕地球一周。寻觅、挖掘、研习、复原、建造、下水……一个人的梦变为一群人的。老师傅们也加入进来,他们是中国最后一批木帆船老工匠。
“太平公主号”终于启航,许路却留在了岸上。他完整记录了这项古船复原壮举,从发起到主持,试航到失事,也抢救式整理了民间遗存的古老造船技艺。以造船,以远航,探索一个个体、一个时代、一种文明能出走多远。
最早是想看一本叫《编木拱桥》的书,但当时图书馆没有纸质版也找不到电子版(现在电子版上线了)。阴差阳错看到这本,题记非常吸引人:造一艘中国古代的船,航向世界。我想主题似乎是异曲同工,就这么借了回来。
然而题材四星,写作水平两星,编辑水平倒扣,总体给三星我都嫌多!
这个试图复原中国古代木结构帆船并进行远洋航行的设想,是多么好的一个写作对象。可挖掘的面向那么多,探访散乱在民间的各个造船世家,遍寻语焉不详的造船图谱,回溯历史上那么多同样沉迷于远洋航行的探险家,记录在现代落寞的造船师傅,以及,最重要的,重现一艘历史上的宝船……最后怎么就能写成这样?
叙事混乱,技术细节晦涩难懂,章节详略不当,视角在个人和旁观中犹疑不定,这种稿子要交给一个好编辑说不定也能救得回来。然而非常不可理喻的是,在书里半途出现的一位女性,在最后和作者结婚了,然后帮他编了这本书。你们有没有点专业精神?成品这样真的能接受?还在完全不必要的地方出现“八成处女”这种修辞,作者不会觉得自己很幽默吧?编辑审稿也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我简直怒气爆表。
以及,读完数月后听到日知录播客聊
郑和下西洋
,可以从其他视角补充一点中国古代远洋航行的知识。
A Tree In a Forest
Internationally acclaimed author, illustrator and naturalist Jan Thornhill has created a dramatic and unique picture book that brings to life the wondrous tale of one tree's survival through two hundred years of nature's blessings and scourges. On a crisp, fall morning a little maple key spins through the air and settles on the life-giving ruins of an ancient tree. So begins the story of a single maple tree and the creatures it nourishes and shelters. The intricacies of forest ecology and the importance of every link in the chain are highlighted in both the informative narrative and in the exquisitely detailed illustrations. Thornhill's brilliant drawings, each one alive with color and filled with a multitude of forest animals, will delight kids. From the tiniest cricket to the magnificence of a lighting storm, she captures them all.
一棵 212 岁的 maple tree 的一生。从小小的翅果开始,再到它倒下回哺这片森林结束。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科普树木的生长过程,比如叶子是如何生长,营养是如何输送。完整展现森林中的生态系统,涉及多个生物链,不仅是肉眼可见的捕食者们(狼、雕、鸮),再到小型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各类昆虫也都着墨,甚至极易被忽视的微生物们也一一刻画。
还展现了加拿大森林分明的四季画卷——秋日耀眼的金黄,冬日剔透的冰雪,以及这两百年间森林所遭受的危机(干旱、严寒、林火、雷电等等)。
之前也读过这个作者的 Winter’s Coming (见
2024二季度读书记录(二)
),她的书中总是细节满满,在画面中找不同的生物真是充满乐趣。
好好告别:世界葬礼观察手记
美国传奇殡葬师凯特琳·道蒂游历印尼、日本、墨西哥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亲身走访科罗拉多州的露天火葬、印尼公共墓室、墨西哥亡灵节、日本琉璃殿骨灰供奉等等。在这些葬礼文化中,既蕴涵着当地的历史传统,也让我们看到关于葬礼更多的可能性。
我们没有义务远离死亡,也没有义务对死亡感到羞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现身,然后出席,然后参与。死亡需要被重新认识和接纳,以便让我们学会好好告别。
如果你曾失去过亲人,哀悼过逝去的友人,或者想象过自己的死亡,那么,你一定不能错过这本书!
社交媒体爆款文合集。我不是质疑作者的动机,但成品就是这样。到一个非常有话题性的地方待上两天,收获一堆猎奇场面,再用轻松愉快的口吻描述出来。不过的确非常易读,作者本身也是殡葬业从业者,跟着她走马观花一览各地对尸体的处理和死后的仪式,也算是长了见识。
(很多细节挺有趣但为了赶工这期就不细聊了,以后再说!)
I Found a Dead Bird
The death of a bird is the jumping-off point for this intelligent, wide-ranging look at the cycle of life. From life spans to how things die, from what happens after death to how people cope with the loss of a loved one, Jan Thornhill guides young readers through difficult territory with grace, sensitivity, and touches of humor. She tackles the subject head on, never shirking from reality, but with a life-affirming perspective that connects death to the world around us as part of the natural, never-ending cycle of life. The book’s lively design and color photographs reinforce Thornhill’s pragmatic, positive tone.
和上面的 A Tree In a Forest 同作者,被标题吸引而打开了它。我开始观鸟的部分契机也是因为被封控期间出门补给时注意到了一只身体完整但已经死在路边的珠颈斑鸠(那时我甚至还认不出这种城市极其常见的鸟儿)。原以为也是绘本,没想到是面向儿童的科普读物,里面介绍了生命和死亡的概念,辅以大量生物(包括尸体,甚至人类尸体)图片。
有些非常有趣的知识点。比如 giant sequoia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还有比如 a billion heartbeats 这样的理论——指哺乳动物们无论体型大小,该物种的寿命通常也就是 a billion 次心跳。体型越小,心率越高,寿命也就越短(只有少数例外,比如人类)。之后我读另一本科普书《生命进化的跃升》倒是意外地读到了这个理论的展开,非常有意思。更零碎的就不摘录了,书不长,成年人读一读也是极好的。
Dinosaur Therapy
a comic about dinosaurs navigating the complexities of life, together
画风简单的黑鸡汤,非常适合作为 meme 在网络传播,而我几乎每一页都在膝盖中箭。
比如:
Practice makes perfect.
Yes, I’m excellent at suffering.
再比如:
My brain is so fucking loud.
被解释的美
本书是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教授金雯关于语言和文学的感悟之作,分为“英语语言和文学的学习方法”、“让英语生动起来”、“英语学习与人文素养”、“实用英文写作”四部分。作者曾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和复旦大学,并以网名“莫水田”在微博、微信公号、豆瓣等平台与英语爱好者分享语言学习心得。在书中,作者亦师亦友,谆谆善诱,倾囊分享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以及在文学、文化层面上的深度思考;此外,书中也有涉及英语论文、申请海外研究生、推荐信、求职信等实用写作内容,可谓囊括英语学习的方方面面。
————————
金雯(莫水田)编舟渡海之作,致敬语言,致敬巴别塔。
未被解释的美在我心里激起一阵烦躁。——威廉·燕卜逊
1、豆瓣、微博、微信公号上备受关注的英语达人莫水田首次出书漫谈英语学习观。七年来,莫水田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英语知识贴,统统收录在书中,一本在手,英语不愁。
2、一本关于英语的微型百科全书,不教条,不枯燥。为你解答听力、口语、语法、阅读、写作上的困惑,教你领略小说、诗歌、随笔、音乐、广播、电影背后的文学、文化奥秘和趣味。语言可以被解释,美也可以被解释。
3、一本可以生长的书。除了纸质内容,书中还列有22个二维码,每个二维码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有趣好玩的视频、寓意深刻的文章、精心收集的英语学习网站、丰富多样的延伸阅读书单,内容罕见,形式多样,便于读者一键扫描,随时随地阅读。
4、开本和用纸考究,装帧清新雅致,版式赏心悦目,方便阅读和随身携带。
在某个年终总结推荐里看到这本,据说是非常实用的英语学习书,但内容实在是不太行,粗略看到一半决定弃掉。既没有成体系的方法论,也缺乏有美感的中英文学探讨。给英文学习者的建议之一居然是从读简奥斯汀、哈代的小说开始,这未免也有点荒谬。通篇都像循规蹈矩的好学生笔记,略显教条且适用性不广。整本书还塞满了二维码,难道我还得准备个手机在旁随时扫码看作者的公众号?
“人类与病”文库本系列
任何疾病都不是患者本人的专属,而是全人类的公敌。《人类与病》讲述的是整个人类千百年来与十四种重大疾病相克相杀,甚至不得不相伴而行的故事。
本书是一套大众读物,包含十四个分册,分别针对血吸虫病、麻风、鼠疫、肝炎、艾滋病、流感、癌症等病种,以总计一百万字、两千六百个内页的篇 幅,书写各国先辈与疾病的斗争历程,描摹现代医学救世济民的宏伟成就,呈于纸面的是起伏跌宕、扣人心弦的历史故事,散播其中的是人体生理、健康理念等医学常识,以及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等思维工具。
“人类与病”与 “医学大神”系列互为姊妹篇。“医学大神”对应时间主要在1540年代至1940年代之间的四百年,重在写人,“人类与病”时间跨度主要在1850年代至今的一百七十年,重在写事,两个系列一先一后,一经一纬,合力构建现代医学发展史,共同点亮人类智识之光。
是
医学大神系列
的姐妹篇,同样也是十四本,看了下我的标记时间,正好一年,去年 8.24 开始,今年 8.27 结束。
小开本的文库本非常适合随身装着在地铁或者火车上读。
依然是好看的,不是完美无缺,有部分叙述不那么流畅,有些用词也有待商榷,但认识科学认识疾病的过程,真的非常让人心潮澎湃。医生这个群体固然也不完美,可不管临床或科研人员,平均道德水平还是高于常人。医生们为了找到致病源和确认疫苗效果,在自己身上做试验是常态。中途看到一串串牺牲名单,我居然落泪不止。
另外关于疾病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人类史,而越到后期的研究又越向分子、基因水平深入,因此有许多细节和我过去的一些阅读交相映证,不仅仅是医学科普,历史、人文、生物等等等等,许多知识交汇联结的感觉太棒了。
绝世美味
【编辑推荐】
★一部文字版世界美食纪录片,生动幽默的美食冷知识含量爆表
在本书中,你将看到:
人类历史上各种消逝的风味:比如在冻土层中埋藏数万年依然条索鲜红的冰鲜猛犸象肉,古罗马时期的“万用植物”罗盘草,女猎手风味、君主风味的旅鸽料理……
遵循古老饮食传统做出的“美食活化石”:比 如发源于天山山脉的上百种不同风味的梨和苹果;源自古老“灌胃”技术的肉食盛宴“特大啃”;夏威夷原住民的“忘忧水”卡瓦醉椒……
未来餐桌可能大行其道的新食物:用人造肉制作的各种口感的素食汉堡……
★美食版《寂静的春天》,一部未来环境启示录
当全世界的餐桌上只剩下一种苹果、一种梨、一种胡萝卜会是何种景象?
我们能否复育灭绝已久的猛犸象、原牛和旅鸽?
大桶中培育出的人造肉是大势所趋?
在物种多样性锐减的今天,除了那些消失的“绝世美味”,人类还将失去什么?
……
★权威奖项认可的人文科普力作,众多科普作家、博物学者一致推荐
本书获得加拿大“品味奖”银奖、加拿大科学作家与传播者奖、植物园艺图书馆理事会文学奖提名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新博物学倡导者刘华杰,科普作家史军,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研究员郭耕,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尹传红一致推荐
----------------
【内容简介】
从旧石器时代的猛犸象,到上世纪灭绝的渡渡鸟;从古罗马时代的罗盘草,到一百年前才灭绝的旅鸽……在人类持续的消耗下,每个世纪都有一种食物灭绝。
食物多样性正在加速消失。由此,两位饮食地理学家开启了一场食物寻根之旅,探寻历史上被食至灭绝的消逝物种、散落各地的“美食活化石”、餐桌常客的前世今生、未来可能大行其道的新食物……
这是一次饮食与自然史的漫游,一份灭绝与濒危食物物种的调研手记,也是未来环境的启示录——
除了那些消失的“绝世美味”,人类还将失去什么?在物种多样性锐减的今天,未来人类的饮食将走向何方?
【专家推荐&媒体评论】
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这一连串发问并不可笑,因为它出于生命的本能。但不本分地乱吃不是因为本能而是因为教化,也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新博物学倡导者 刘华杰
本书可谓是地球公民难能可贵的忏悔与反思之作。你吃什么、不吃什么,可以决定这个世界。
——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研究员 郭耕
超越生存之需的口腹之欲,带来了多样化食物体系丧失的忧虑。
万千生灵的呼唤犹在耳畔,哀叹人类与大自然曾经的亲密。
这本书娓娓讲述的一道道“绝世美味”,恰是一曲曲警世绝唱。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尹传红
纽曼与她的朋友丹一起在动物王国中穿梭,享用“绝世晚餐”,思索历史上的动物灭绝与我们当前的食物体系有何关联,我们能做些什么,以及人类如何以恰当的方式适应食物。
——《书单》杂志(Booklist)
以自由的视角审视被我们蚕食殆尽的动植物。
——《多伦多星报》(Toronto Star)
本书迫使读者思考一个问题:人类在动植物灭绝的历史中扮演了何种角色,我们今后该如何更合理地对待食物。——《民间饮食》(Civil Eats)
发掘已灭绝生物的故事,同时试图和当代人类的食物发生关联。
不喜欢作者用自己和伴侣?Date 对象?的饭串起整本书,个人的部分有点太多。撇开那些,知识性的部分还是很好看的,要是把一些片儿汤话精简些可能我的观感会更好。译者很不错,一些冷门名词都译出来了,编注也很有用。
笔记回头单独发。
身后无遗物
“我五十多岁时度过了快乐的更年期,现在六十多,感觉人生在褪色。老去这件事,实在太寂寞了。”
这本书是作者进入60岁后人生大小事的记录,她以日记般平易近人的笔调,淡然地叙述经历的生离死别与衰老。
母亲住院四年离去,在为母亲整理遗物时感慨“给父母送终和青春期一样,是人生必经的过程”,发现母亲只拥有一点东西,于是作者也希望可以如母亲般身后不留一物地死去。
丈夫如疾风暴雨般衰老,从住进急诊室,到病逝,作者一边照顾丈夫,一边处理各种杂事,还要一边写作一边照顾小狗;书中还记录了丈夫去世后,她所感受到的老去的无边寂寞,以及独自生活的不便,更有活得自我的自由。
作者没有因为老去而放弃自己,而是努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跳尊巴、养狗、做饭、写作,让自己的生活充实有趣。
“人终有一死,没办法。但我舍不得。若身后不留一物地死去,实在很豁达,很利落。”作者一个人面对衰老、死亡、告别,一步步走进孤独,但她从未忘记自己是谁,她不再惧怕寂寞,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
------
1.《闭经记》作者伊藤比吕美,一个人对抗孤独与衰老的生活战歌。
这本书是作者进入60岁后人生大小事的记录,她以日记般平易近人的笔调,记录一个人面对的死亡与告别,对抗着孤独与衰老。
2.“人终有一死,没办法。但我舍不得。若身后不留一物地死去,实在很豁达,很利落。”
3.我们会衰老,会寂寞,会孤独,但那其实也不是那么可怕的事情,你依然可以拥有平凡幸福的生活。
父母不在,女儿们离开,丈夫去世,作者一个人面对衰老、死亡、告别,一步步走进孤独,但她从未忘记自己是谁,她不再惧怕寂寞,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
4.日子有难过之时,自然也会有开心的时候。
面对衰老,面临女儿长大离家、丈夫离去、宠物离世等接连不断的告别与孤独时,她也曾空虚惆怅。但她并未因此一蹶不振,开始迎接生活新的改变。
她外出旅行,和朋友们见面,并受邀回到日本去早稻田大学讲课,心情也逐渐变好。
5.豁达坦然的生活观、生死观,淡然地叙述经历的生离死别与衰老。
人生是一个不断褪色的过程,每个人都会衰老,而在这条走向衰老的漫长的路上,我们不得不面对死亡、孤独等等课题,就跟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面临升学是一样的道理。
《闭经记》(见
2022十一十二月读书记录
)的作者伊藤比吕美讲述丈夫重病和去世过程中她的生活。
一边想她真是非常坦诚,另一边又在想,我想要读这么这么近的生活白描吗?答案是,似乎不想。近年出版的几位年长女性的随笔,最喜欢的还是戴安娜·阿西尔。可能生活的一些污垢我还是不想面对。或许也因为,伊藤比吕美谈了太多和男人生活的细节(虽然这完全不是重点),而我不想了解异性恋关系的更多。并且每一篇篇幅都极短,像是要急匆匆在杂志发表一个豆腐块版面文章,太碎了些。
最后伊藤比吕美在面对丈夫火化后的残骸时,还开了句玩笑,没有筷子可以捡骨。倒是和上面的《好好告别:世界葬礼观察手记》里提到的日本习俗对上了。
最最后,发现这期怎么这么多关于死亡(灭绝算是整个物种的死亡吧)的书,不过,我的确要开始面对这个话题了。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