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五月读书记录

点击我的 阅读页面 即可跳转对应条目。

五月记录,在沉迷什么可以说是一目了然🤣。

守山:我与白马雪山的三十五年

作者拍下的极为罕见的野外环境中滇金丝猴一家的照片。

书写得不够好,胜在题材和主人公的经历。目前豆瓣评分高达 8.9,我猜不少人和我一样是出于鼓励心态多给了星星。口述肖林,执笔王蕾。昂翁此称(汉名肖林)的个人过往,也是中国滇金丝猴从无到有的保护历史,无论如何有这样一份记录都极为难得。

对口述人无法苛求更多,而对材料的选取和组织则考验执笔人功力——很显然不够。看得出写作者想将肖林的民族传统、宗教信仰和动物保护工作相结合,可是叙述不尽人意,还有许多完全累赘的细节。比方说肖林进藏途中碰上漂亮女孩求搭车他拒绝这种桥段有什么存在必要?但抛开这些,肖林 30 多年和白马雪山兜兜转转的牵绊,保护区巡护、野外考察、社区工作、对宗教和民族精神的思考,这些都是极其精彩的故事。对国内自然保护组织稍有了解的人也会在这本书里见到许多熟悉的名字。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故事被挖掘被讲述。

老派少女购物路线

初初上市时就听到太多赞誉,差点冲动买了台版,还好大陆引进速度够快,省得我花了冤枉钱。

从种种细节可以看出作者确实是正儿八经下厨的人,可惜还是写得太过做作和堆砌了。写美食的文章,全书竟无一处可使人垂涎,真是失败。满篇堆叠的各式名词让我想起董桥,不过董桥是掉书袋,这位则是报菜名(和店铺名)。不知节制的追忆、一昧褒扬旧式饮食传统除了显得 80 后作者像个昔日遗老之外,并不能唤起读者的怀旧之情。

说是记录母亲和外婆的老派购物习惯借以怀念长辈,可写生活的文章一旦太过雕琢反倒失了真情。是偶有那么一两个细节短暂地戳中我,但维持不到两秒就被下一段明显用力的句子冲淡了感动。

豆瓣有短评说得好:

作者于文学是外行。文字不一定差,但写得一定费劲。雅词是用力炼出来的,对比《树犹如此》,白先勇用字更文雅,但那是腹有诗书的自然吐露,洪爱珠雕琢感强,时而露拙,像家教严苛的小孩在长辈面前背唐诗。

媒体众口一词夸赞作者“温润典雅、洗练机趣”,读来只觉得每个句子都在努力把家常词替换成旧国文。说到底还是风格和内容不适配,词句是费力挤出的,我读得也心累。不过还是比庄祖宜和叶怡兰略强些,怎么台湾是连一位像样的美食作家都找不出来吗?这么多人,都不及扶霞一本《鱼翅与花椒》。

以及能不能停止找男性文化名人写除了自我吹捧之外一无是处的推荐序?舒国治那篇可真是够倒人胃口。

春山:王维的盛唐与寂灭

可以说是王维和裴迪的同人文。褒贬不一的小说创作,但我还挺喜欢。王维的淡然、佛性真有那么圆满吗?不能说这是完美的解读,但有一种很玄妙的氛围引我走入(作者虚构的)王维的内心,我接受这样的故事。

我的朋友来自 1918

就像简介里说的那样,“这本书写的,是那些很小很轻的事、那些看起来无足轻重的人”。长久被隔绝在麻风康复村的老人家们,静悄悄地一个接一个逝去。作者作为朋友不愿意忘记他们,所以有了这本书。26 段人生,没有波澜壮阔的大事件,但在字里行间闪烁的都是满满的真心。

作者真诚与否,读者非常容易感知。没办法不在那些细微的生活小事间想起亲近的长辈。我被眼泪淹没了。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读书会五月的选题,本着管理员的一些责任感在线上活动开始前的最后一秒极限踩点读完了。

二战期间被送往德国强制劳动的东欧劳工的后代,试图在一片空白中追寻自己的家族史。极度的压抑与黑暗,太过惨痛读的时候我完全是僵直的,没有余力去做情感上的反应。难以想象作者要怎样从这样的追述中走出来。但缓过来我也忍不住想,如果我是她的家人,起码作为她母亲姐姐的家人,我会希望被毫无保留地这样讲述吗?

灌篮高手3、6、7、9、20~24,十日后

很显然了,自从 THE FIRST SLAM DUNK 上映,我整个人都陷入了不正常的狂热中。从来不看漫画的我破例连看了 N 本,为一些日本男高疯狂上头。也忍不住截图分享仙道的超萌时刻,吃柠檬的这个细节真是可爱到爆炸~

题外话: 从五月到八月都在为灌疯狂,攒了好像有 40 本书没写,现在就是眼前一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补完。

Comments